2022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一带一路”沿线投资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双碳目标下的金融与投资大会暨研讨会,正式发布《第十一期》 《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由投资研究院编制,就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学术研究管理委员会主任顾建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出席会议并致辞。 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区主席邹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王耀出席会议并致辞。
顾建国在致辞中指出,成立18年来,作为中央金融企业,中国建设投资始终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己任,坚守社会责任。 以“创造价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履行中央金融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是中国建设投资研究人员深入思考中国投资市场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也是中建投在投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意见。 学习的重要载体。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疫情和防控政策仍是影响当前全球经济的重要变数,疫情反复或新常态。 受疫情防控、货币政策收紧、供应链危机、通胀上升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疫情持续、供应链中断、输入性通胀、房地产企业危机四个方面的风险。 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服务型经济结构和“双碳”目标等四个长期挑战。 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推动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预计2022年,在各方面强有力政策的保护下,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投资方面,《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虽然房地产投资可能迎来历史性拐点,但新基建有望弥补投资和内需不足,成为新的 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动力。 虽然财政赤字将保持基本稳定,但财政支出的强度将显着增加。 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投资,货币政策的总体导向将保持稳健适度。 去年北交所成立后,“专精特新”将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股票发行登记制度的全面推行,将为A股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利润、低估值的品种更值得关注。 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公募基金在资管行业的地位和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分为总报告、宏观经济、投资市场和ESG投资专题四个部分,共15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对“双碳”目标的背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双碳”目标下中国金融发展的使命和投资机会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分析和预测; 投资市场章节对中国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市场、房地产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不良资产市场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和预测; ESG投资专题篇论述了中国整体ESG投资、公募基金ESG投资、绿色金融、新能源、绿色信托和融资租赁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建设投资研究院院长张志谦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这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可持续、ESG等方向的公私募基金数量接近1000只,总规模超过7900亿元。 然而,不到1万亿元的基金规模对于潜在的“双碳”投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预计未来30年我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低碳化带来的累计投资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
我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关键是通过投资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 在此过程中,将涌现出更多新技术、新模式,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一是大力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投入,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仍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燃煤机组、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柔性化改造; 最后,大力发展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技术。 煤炭清洁利用包括燃煤发电和现代煤化工两个方面,投资需求较大。
节能减排离不开能源消费领域的转型,清洁电气化能源生产将带动电能替代和能源消费能效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升级 . 首先,工业过程电气化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其中,电炉炼钢、绿色化工等领域的生产技术创新投资值得关注,氢能是工业电气化的又一重要投资领域; 其次,新能源汽车将是一场长期的激烈竞争。 新能源汽车品牌、充电桩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有望涌现更多独角兽企业,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无人驾驶产业链也值得探索; 细分轨道,绿色建筑和零碳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仍有发展空间。
“双碳”目标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数字技术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变量。 “双碳”目标引领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发展绿色基因。 未来,对能源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不断增加,新的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 因此,云计算、物联网、硬技术、智慧能源、虚拟工厂等底层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值得投资者关注。
蓝皮书指出,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屡创新高,现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外资来源之一。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对东盟新增直接投资105.9亿美元。 目前,中国非金融投资资金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10位国家中,东盟国家占比近60%。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受环境、资源、产业、技术、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从投资环境来看,中国主要选择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 从资源上看,中国主要选择泰国、马来西亚等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从投资行业来看,中国对东盟的兴趣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融资租赁服务、批发零售和资源开发,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汽车、电子和纺织等行业; 其次是印度尼西亚; 但从投资流向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是近年来跌幅最大的。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日趋复杂: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其次,这些地区的政治环境不同。 一些国家有很多政治遗留问题,这种环境下的投资项目通常难以生存。 第三,一些国家的政治权力发生了变化。 不同的投资需求和优惠政策无疑会增加中国对外投资的成本。
蓝皮书指出,今年我国境外投资要特别注意风险,慎重选择境外投资机会。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明显呈现回升态势,但由于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局部复发,刺激政策边际退出,供应链瓶颈修复缓慢,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 2022 年的增长率将低于 2021 年。将会放缓,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必须谨慎评估各种投资风险。
蓝皮书指出,随着补贴政策的下降,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电动化渗透加速,动力电池通过技术创新具备全球竞争力。 预计行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由于2020年行业受疫情影响趋缓,2021年高景气度仍将延续。 2021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59%、164%和95%。 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较高增速,全年销量达到480万辆,同比增长38%。
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属性。 行业经历了引进期和快速起步期。 近几年,受补贴下滑影响,经历了行业出清阶段。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随着智能化的升级,我国电动汽车的产品力将不断提升,消费者将开始享受好产品带来的技术红利,行业将进入市场驱动的稳定增长阶段。
中国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长将刺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消费意愿,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的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B级和C级车型供应量的不断增加,预计销量占比将逐年提升。 在2021年高端SUV销量排行榜中,有3款新能源汽车进入前十,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理想ONE和蔚来ES6。 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纷纷推出基于自主混合动力技术的混合动力车型,直接对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同级别燃油车,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我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将继续坚持,产业政策将由直接补贴向间接支持转变。 “双积分”、电池回收、充电桩政策等促进措施有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于2020年11月2日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4月发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预计 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助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释放市场需求。
2022-05-02
2022最新《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解读及政策全文。关于商务部《企业境外投资管理
2022-04-19
2022中国境外投资政策解读及现状。欧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最快的地
2022-04-21
2021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情况分析。2020年底,我国境外投资存量25806.6亿
2022-04-20
2022年中国境外投资重要机遇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國家的境外直接投资持续
2022-04-27
2022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情况报告与政策指引。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2年1
2022-05-04
2022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
2022-04-18
对外投资备案主要包括:备案制和核准制。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怎么办理?境外投资备案申请
2022-05-05
什么是境外直接投资(ODI)。ODI,英文全称为Overseas Direct
2022-04-30
2022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要品牌出海-品牌出海是什么意思。 在国内流量和人口
2022-05-03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威尔斯(Louis T.Wells,1
2022-04-23
境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指导。1、境外投资要着重于加强投资主体的核心能力。2、实施内
2022-04-29
2022中国品牌出海战略。2022年的新消费品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的消费
2022-04-25
新加坡是世界上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航空中心。历
2022-05-01
2021-202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情况分析与展望。2021年,我国海外投资合作稳
2022-04-26
2020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报告。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分别占当年全球流量
2022-12-09
2022-05-10
投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东南亚目前比较繁荣的
2022-04-28
2022年最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1